回忆唐晓光同志二三事
本文来自《六安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是黄银芳讲述、庞良举整理的,原标题叫《唐晓光战斗的一生》。
唐县长的故事
唐晓光,原来叫唐庆甫。抗战期间的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他在六安县当县长的时候,把我从县政府警卫排调去做他的警卫员。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跟着他,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
他在六安和合肥两地当县长的时候,为了鼓励大家抗日,自己带头跟日本鬼子干,还剿匪、戒烟戒赌,帮助恢复当地的工厂商店,稳定社会秩序,做了不少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当时,当地的老百姓为了夸他做好事,还编了好多顺口溜。现在还能记住的有这几首:
(1)唐县长不沾花酒,不赌博;下乡工作时穿草鞋,干活不怕累。
(2)唐县长敢替老百姓说话办事;镇压了九个汉奸,带头打日本人。
(3)唐县长剿匪很用心;收编穷苦人,严惩土匪头子。
(4)唐县长的事迹被历史记载着呢;敌人恨他,可老百姓心里都记着他。
唐守志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有一次剿匪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唐县长在休息的时候帮我们这些警卫员补习文化知识。那时候我们闲聊,就给他讲村里老百姓编的那些顺口溜,说他怎么好怎么厉害之类的。唐县长听了之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那是群众夸我呢,其实我也没那么好。”大家看他年纪轻轻就当上县长了,都挺好奇的,就问他家里的情况和读书的事。唐县长叹了口气,跟我们讲了他的故事。
他说,他们家其实和咱们差不多,住在舒城沟二口乡滴水岩村,家里就靠几亩茶园和一些山地过活,每年茶叶能收个三四担,卖了换粮食吃,山地还能打点杂粮。可家里人口多啊,他爸、他妈,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后来还有一个弟弟早早就病死了,总共八口人呢,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过他爸妈觉得,祖上没出过读书人,总是被人瞧不起,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念书。所以他七岁就开始念私塾,九岁去读小学,一直念到高小毕业,后来又考上了贵池乡村师范学校,直到1931年才毕业。
听完他的故事,大家都挺佩服的,觉得他能走到今天不容易。
我的从教生涯与从政经历
从1931年秋天到1937年夏天,我先是在舒城乡下,后来又去了六安县的毛坦厂,还有南京等地当小学老师。那时候工资不高,也就够我自己生活,还能给家里贴补点。到了1937年抗战爆发的时候,我就辞掉了教书的工作,回到舒城县参加了抗敌后援会,做起了抗日救亡的事情。1938年2月,我去六安向省动委会汇报舒城的抗日工作,结果就被留下来用了,安排在总务部当会计。后来,在朱蕴山、章乃器、周新民他们几个的推荐下,同年8月我又被调去六安县政府二科(就是财政科),当上了科长。
当时情况很复杂,六安县城被敌人占领了,县政府不得不搬到独山、麻埠之间的水晶庵去办公。不过呢,农村的四个区里,除了第一区的城关和郊区被日本人和六安维持会控制之外,其他三个区——二区罗管庙、三区张家店、四区苏家埠、五区丁家集,大部分还是在我们掌控之中。靠着区乡政权和六安县动委会的帮助,我们还是能保证县里的经费开支。而且我们还配合县长盛子瑾带着常备队多次袭击日寇,这让我们得到了盛子瑾、章乃器以及省动委会里那些进步力量的信任。所以呢,同年11月盛子瑾被调去当泗县专员的时候,省政府就让我接替他,成了六安县长……
后面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他还跟我说:“咱们都还年轻,得好好干工作,别光想着自己,得多为老百姓着想。做人嘛,要堂堂正正的,这样才有进步,才会让人尊重……”
六安军民痛击日寇的故事
1938年6月,日本鬼子打算进攻皖西地区,国民党五十一军接到命令,从河南信阳紧急赶往六安麻埠一带防守。到了8月14日,各个部队都到了指定位置,在淠河边布防。一一三师负责守住麻埠、独山、苏家埠、韩摆渡这一线,一一四师则驻扎在六安杨柳店一带。整个五十一军在六安设防的范围大约有一百多里,形成了几个主要战场。
那时候,六安县政府二科(也就是财粮科)的科长唐庆甫,按照县长盛子瑾的指示,去六安各地找区乡公所帮忙配合作战,给军队提供支持,做好战斗准备。8月27日(农历闰七月初三),日本鬼子的第五师团高桥部队,步兵骑兵加起来上万人,沿着合肥到叶集的公路分成两路往西进攻。北路是主力,直接冲着六安而来,跟李品仙的部队打了一仗之后,第二天就占领了六安。南路的敌人也赶到了苏家埠,跟我们五十一军一一三师的六七三团交火,六七四团的一个营赶紧去韩摆渡那边从侧面攻击敌人。后来敌人不断增援,最后在西两河口成功渡河,直奔独山,我们的一一三师六七七团赶紧迎上去狠狠打击敌人,六七八团也赶来增援,两边打得非常激烈,伤亡都很惨重。
不过,因为我们这边得到了县区乡政府的支持,当日本鬼子占领独山之后,他们沿着沙岗店、毛岔河的方向经过同兴寺、剪草店一路往麻埠进犯的时候,正好中了我们的埋伏。当天晚上,当伪军三百多人走进我们布置好的“口袋阵”核心地带——剪草店的时候,我们从四面八方的山上和灌木丛里发起攻击,先用手榴弹和枪炮轰击敌人,接着用刺刀肉搏,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打死打伤敌人两三百人,只有少数残敌狼狈地逃回独山那个据点。从此以后,这些鬼子再也不敢走这条路来进攻麻埠了,而是改道从六叶公路往西继续侵略。
六安人民抗战往事
9月6号那天,北边的敌人又派了一支旅团,朝着叶家集开顺街那边冲过来了。他们在石门口、富含山这些地方,我们一一四师跟六安区的乡武装还有老百姓一起,跟敌人拼死战斗。我们六七九团的团长李超林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官兵伤亡了三百多人,附近的村民房子都被烧了,百姓遭遇到的暴行简直没法说出口。不过,敌人想往西推进的计划也没成功。同时,一一三师在六安杨柳店偷袭了日本人的后勤物资,打死五十多个鬼子,还打死了上百匹马,烧毁一百多辆车,缴获了不少敌人的装备。
一一四师在六安、霍邱的老百姓支持下,把六叶公路上的路给破坏了,还拦截了三河尖那边敌人通过水路运送的东西,摧毁了很多汽车、汽船和物资。在这次战斗里,我们军队伤亡了五百多人,但也给了敌人狠狠一击。六安县政府、区动委会、工作组这些单位也都积极动员群众帮忙打仗。唐庆甫同志因为忙着准备粮食支援前线,特别忙,所以得到了县长盛子瑾和省县动委会领导的表扬。
1938年秋天的时候,盛子瑾县长和唐庆甫科长带着县里的常备队一个中队加上几个区中队,大概两三百人,侦察到日军和维持会在六安城里活动的情况后,盛县长就带着两个中队从独山出发,绕道苏家埠去攻打六安南门和西门外三里街的地方。晚上,一部分队员从城墙的小门和阴沟偷偷潜入城内,里应外合,攻击了日军驻扎的老衙门台子、鼓楼洞子、参将衙门(现在军分区所在地)这些地方,吓得敌人魂飞魄散。
六安抗日游击武装的崛起
唐庆甫科长带着两个中队去攻打北门,袭击了日军驻扎在北门徽州会馆(现在六安地区建筑公司预制厂那块)里的骑兵和汽车辎重啥的。唐科长派了一个姓齐的班长带着人先进入会馆里,把汽油倒到了汽车和军马房的草料上,然后放火烧起来。唐庆甫自己则带着部队在外头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猛攻。那天晚上黑乎乎的,日本人慌乱应战,结果被我们打死打伤十多个,还有两匹军马和草料房子之类的也给烧毁了,这下子日本人即使在六安城里也别想安宁了。
第二天,日本人为了报仇,带着几十个人,从六安北门出来,沿着六寿公路两边搜查前进,见人就开枪,见房子就点火,一路烧到了北廿铺朱贝塘附近。那时候已经是下午快天黑的时候了,唐庆甫科长带着两个中队、区中队以及木厂铺一带的民枪,大概三百多人,趁着日本人正吃饭的时候突然发起袭击,打死了二十多个日本兵。有个叫暗谷三郎的日本大尉,躲进了朱贝塘的大青草堆里,也被我们干掉了。日本人一看我们人多势众,天又黑,只能狼狈地逃回城里,以后再也没敢随便下乡捣乱了。
1938年11月,盛子瑾县长接到命令调任泗县专员公署专员,经过盛子瑾、朱蕴山、章乃器等人的推荐,唐庆甫接任了六安县县长。那时候唐庆甫年纪轻轻但能力很强,思想也比较进步,平时爱看《论持久战》和《列宁主义概论》这些进步书籍,所以脑子很灵活,做事也很大胆,特别受到省动委会领导们的赏识。
新县长唐庆甫到任
唐庆甫同志接任六安县长之后,马上就带着县里的常备大队,在十一月十七号这一天,配合国民党李宗仁的部队把六安重新收了回来。(这之前,日军占着六安有两个月又十九天呢。)县政府也从独山和麻埠中间那个叫水晶庵的地方,搬回到六安城里。而且呢,正式恢复了六安一、二、三、四、五这几个区的设置。
可是啊,当时六安县的情况可不妙,土匪到处都是,赌场和鸦片烟馆在大大小小的镇子里遍地开花。那些坏蛋绅士趁着乱世捞钱,坑害老百姓。更糟糕的是,县政府的钱财和常备队的枪支都被一个叫盛子瑾的人卷走了一空……
就这样,一堆乱七八糟的事儿全堆到唐庆甫这么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肩膀上。我们这些警卫人员和警卫排的战士们,都在担心他能不能扛得住,能不能当好这个烂摊子的县长。
惩治汉奸与剿匪安民
但是,结果却让我们大吃一惊。首先,他得到了县动委会的帮助,抓到了一批汉奸和跟敌人勾结的奸商富人。他发动群众揭露这些人的罪行,然后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有的是罚款,作为县里的财政收入;有的则是判处死刑,迅速镇压下去,以此来稳定社会秩序。比如在张家店区有一个姓许的大富豪,一次就被罚了两千银元,用来补充县财政。对于那些罪大恶极、作恶多端的九个汉奸(也就是日寇占领六安时的维持会会长郝凤亭、李子忠,以及维持会成员林海山、张德明、吕仰周、汤小毛、袁甫廷、戴法庭,还有为日寇翻译并带路攻打六安城的张任秋等人),进行了公开审判。在审判过程中,汉奸郝凤亭、李子忠等人用钱贿赂,愿意拿出几千两白银来买命,但都被唐县长严词拒绝。后来又有人暗地里开黑枪、寄黑信威胁唐县长,但唐县长丝毫不为所动,依然依法判处这九人死刑,此举赢得了六安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之后,唐县长从五个区的中队抽调人手和武器,加强和扩充了县国民兵团(又称常备大队),加上原有的人员和武器,总人数达到了三百多人。唐庆甫同志亲自兼任常备大队司令。不久后,唐庆甫同志召集常备大队的所有队长开会,动员大家剿匪安民,并且强调要做好思想、武器和训练方面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唐县长亲自带领二百多名常备队员和警卫排出发剿匪。他不骑马,也不坐轿,而是穿上草鞋,和战士们一起奋战在六安四乡的剿匪前线。他先到二区的谢步店、阎店一带清剿土匪。根据侦察人员的报告,土匪头子李必清(外号李麻子)手下有几十人,白天躲藏,晚上出动,时而集中,时而分散。于是,唐县长在晚上派出少量侦察员跟踪了解土匪的活动情况,白天则趁他们睡觉休息的时候突然包围袭击。这一仗就打死了惯匪和大小匪首九人,打伤了几个人,还活捉了两名女匪。之后他又转战五区的丁家集、清凉寺一带,清剿绰号“小疯狗”的土匪团伙。这伙土匪也有近百人,公然在六安、霍邱两县交界处抢人,区乡政权根本无力应对。唐县长命令常备队配合五区区中队,采用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战术,在1939年春天的一个拂晓,将土匪全部包围在清凉寺。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击毙了匪首“小疯狗”,并打死打伤了二十多个土匪,活捉了一部分逃跑的土匪。对于被活捉的土匪,唐县长号召凡是出身贫苦家庭、被迫加入匪帮的人,只要到区公所登记,悔过自新,政府会按照宽大政策处理,不予追究过往罪行。从此,六安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随后县常备大队又开始转向四区的独山一带剿匪。
在石婆店有一位匪首叫田振国,年纪较轻,作恶不多。他知道顽固抵抗不会有好结果,于是率领手下一百多人投降,被收编为县常备队,唐县长任命他为第二中队队长(后来罗培中担任县长时,田振国被镇压掉了)。接着,罗管庙的朱海清、卅铺的姚春堂、树岗的张明华也都先后投降并被收编。后来,唐县长又率部消灭了卫姓的土匪团伙,到1939年夏天,六安县的剿匪任务基本完成,全县各地也基本恢复了安宁。
在剿匪的同时,唐县长还亲自抓了禁烟禁赌的工作。首先做好宣传动员,然后将那些拒不戒烟戒赌的人逮捕入狱,强制戒毒。全县共逮捕了五六十名拒不戒烟的人,关押在城关的万寿宫(即现在的县黄梅剧院所在地);如果能在一两个月内确实戒掉的,就予以释放。唐县长在苏家埠镇,一次就抓了几个开烟馆、设赌场的老板,有的罚款,有的判刑;同时对一些大烟鬼,尤其是那些民愤极大的惯匪,就在苏家埠的大沙滩上立即执行枪决。从此以后,六安县的城镇乡村全面开展了禁烟禁赌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唐庆甫被调离六安
唐县长在六安当县长的时候,因为干得特别好,还大力支持当地的动员委员会工作,所以六安的一些地主大亨和那些被镇压的坏人的家属、亲戚们都很恨他,就到处告他,说他“思想太激进,跟共产党有关系”。再加上六安后来恢复了,财政收入很高,这可是一块“肥肉”,让桂系军阀眼馋了。所以啊,安徽省政府就派了个广西人覃国光来接替六安县长,把唐庆甫调到了合肥县,那时候合肥被日本人占着呢。
抗日烽火中的唐庆甫
1939年的夏天,唐庆甫同志被任命为合肥县长之后,我们这些警卫人员都跟着他去了。那时候,因为日伪军占领了合肥县城,县政府只能搬到肥西乡下的鸽子笼圩去办公。唐县长到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配合和支持田兰田同志领导的合肥县动委会的工作。接着,他又组织县里的常备队和各区中队去袭击驻扎在合肥的日寇,并且有计划地拔除了日伪军在合肥周边设立的一些小据点。
到了秋天的时候,唐县长亲自带领警卫排、常备大队的一百五十多人,再加上地方上的民枪,总共好几百人的队伍,和一三八师郭旅的一个团合作,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趁着天还没亮的时候,把驻扎在紫蓬山周新街的日军据点给包围了。这个据点里有大约一百多号日军,还有二三十个日伪乡公所的人。天刚亮的时候,敌人还在睡觉呢,唐县长就带着队伍悄悄地干掉了伪乡公所的岗哨,一下子就把伪军全都缴了械。接着,他命令主力部队进攻日军据点,郭旅还用八二迫击炮炸毁了敌人的碉堡,随后发起总攻,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这场战斗中,我们打死了一半左右的日军,郭旅那边也损失了不少人,而我们的常备队只受了两个人的轻伤。剩下的敌人逃回了合肥城里。
同年深秋的时候,唐县长又带着常备队和十三游击纵队的季光恩部(这支队伍有三个团的兵力)一起攻打日寇驻扎在烟墩集的据点。这个地方也有大约一百多个日军,加上几十个伪军。因为那里的地势是南北高、东西低,所以我们采取了三面包围、留一面空出来的战术。我们在黑夜的时候抢占有利地形,故意空出西边的方向,让敌人可以逃跑,这样方便我们在半路上伏击他们。战斗一开始,我们就先把伪乡公所的几十个人全都解决了,然后利用高地的优势,集中火力,用迫击炮和掷弹筒近距离攻击日军的碉堡,打得敌人没法坚守。从清晨一直打到早上七点多,我们一共打死了六七十个日军,剩下的敌人逃跑了,结果在半路上被我们埋伏的队伍全给收拾了。这一仗我们缴获了三十多支步枪,两挺歪把子轻机枪,还有一些杂牌枪。合肥城西的这两个日军据点被拔掉以后,日军在合肥城里就变得孤立无援了。
智取张黑头
后来,唐庆甫和田兰田这些同志常常跑到乡下去了解老百姓的生活情况,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他们还偷偷地去查探那些欺负人的土豪劣绅和土匪到底做了些什么坏事。那时候合肥北乡有一个绰号叫“张黑头”的大土匪头子,手下有百八十号人,据说他跟国民党第七军军长张淦有点亲戚关系,经常有来往。他在吴山庙一带简直就是“跺一脚地都晃,说句话天都怕”的土霸王。当合肥的老百姓听说唐庆甫当县长后,都纷纷跑来告状。于是唐县长在打掉日本鬼子的据点、解决了外面的敌人之后,决定消灭这些土匪,解决内部的问题。
一九三九年的秋冬季节,唐县长亲自带领两三百人的常备大队,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吴山庙这个地方。一路上,唐县长在查看民情的时候,收到了很多匿名状纸(因为告状的人怕土匪报复,所以都不写名字),都是控诉张黑头抢人拉壮丁、杀害百姓的罪行。唐县长看完这些状纸后,一路上眉头紧锁,大家都很担心他要对付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不过当队伍快到吴山庙的时候,唐县长突然眉开眼笑,显得非常镇定。
第二天,常备队住下来后,唐县长派人送了一张写着“合肥县长唐庆甫拜访‘张老’”的名片给张黑头。这让我们都感到非常奇怪。后来有人回来告诉我们说:“张黑头在家里等着呢!”于是唐县长在半夜十二点到凌晨召开了一个紧急的秘密会议,会议结束后,他自己带着四十多个精干的警卫人员,每人带一把长枪和一把短枪,都是对他非常忠诚的人,一起去拜访张黑头。吴山庙街上驻扎的常备队也都进入了紧急状态,随时准备战斗。
我们事先已经探听到了张黑头家里大部分的武装力量都已经分散了,只留下三四十个亡命之徒藏在家里,准备跟我们拼死一搏。唐县长按照拜访士绅的礼仪进了张家的大门,寒暄几句后,就谈笑风生,好像没事一样,一会儿聊合肥县的历史环境,一会儿聊民间风俗,就是想让张黑头放松警惕。接着大家一起吃饭喝酒。酒席上,唐县长举止得体,态度正常,这让张黑头一家人都摸不清状况。等到酒足饭饱的时候,唐县长用表情给我们暗示,我们四十个人马上行动,一下子就抓住了张黑头,同时庄外也被我们的军队包围了起来。这时,唐县长严肃地宣布了张黑头的罪行,并且缴获了张黑头家里的几十条枪。之后,唐县长带着部队回去了,在路上就把张黑头给枪毙了。这个“智取张黑头,为民报仇”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庐州,大家都拍手叫好。
唐庆甫:潜心为党护航抗日的县长
唐庆甫这个县长干了不少让我们感动的事儿,其中有一件特别让人印象深刻。1938年他当六安县长的时候,利用自己国民党县长的身份,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还有省动委会那些进步力量的支持下,悄悄掩护了一堆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的活动。像李为之、李志中(也叫李任之)、石青、朱世昌(后来叫朱明)、赵翅生、胡基石、罗平、杨能(也就是杨效椿)、田兰田这些同志,都在他的掩护下开展地下工作,给党提供了不少关于日军和汉奸的重要情报。在他的支持下,不仅在政治上,在经济上也为抗日工作做了很多贡献。
当时他还搞了个人民自卫军干部培训班,专门吸收一些贫苦的知识分子、进步青年和工农子弟来参加学习。他不仅请动委会的人来讲课,自己也亲自上阵,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干部,然后把这些干部分配到乡保基层单位或者部队里去工作。
到了1939年7月,他当合肥县长的时候,还是想方设法掩护地下党的活动。他安排了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县政府工作,比如田兰田去做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的指导员,赵翅生当教育科长(也有说是军事科长的),俞陵做科员,赵平当译电员,俞孟平管印章。甚至江北指挥部还派了一个叫余畏的同志直接配合他的工作,一起对抗敌人。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和安徽的桂系军阀李品仙开始执行蒋介石的反共计划,秘密抓共产党人,公开破坏国共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在这种情况下,动委会里的共产党员不得不赶紧撤退到路东抗日根据地。唐庆甫接到党的指示后,立刻采取行动。他先拿出一笔钱开了一家商店,让共产党员刘剑初负责经营;又帮忙安排共产党员夏冰流、曾余等人去中小学当老师,用这种合法身份掩护自己,顺便接待和输送干部前往路东抗日根据地。在这个过程中,他还继续在合肥县开展地下党工作。比如,当童汉章、吴云树、孙以瑾等同志途经合肥县前往路东根据地时,唐庆甫都会热情接待,并派警卫带着证明文件护送他们出境,确保他们的安全。
唐庆甫的传奇革命生涯
因为他在党里积极搞革命活动,还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所以惹得国民党那些顽固分子特别恨他。一九四零年的四月,唐县长就被国民党安徽省府给抓了,关在省会(也就是立煌县)的保安司令部里,大概关了十几天。在这段时间里,唐县长一直守口如瓶,没跟敌人说半点关于党的事情,所以六合两县的党组织还是安全的。后来因为唐庆甫说自己要和沈敏文结婚,得去合肥东乡一趟,再加上当时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要去路东根据地搞事,而且还有朱子帆、宋竹荪、胡希寿、关寿庭这些有头有脸的进步人士担保,所以李品仙就把他放了,让他休息三个月。
到了一九四零年七月,安徽省府又让唐庆甫去无为县当安徽省第四货物检查处处长。然后我就和刘发之他们几个警卫员又跟着去了,继续给他当保镖。后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张云逸和孙仲德他们又派了俞陵、马爱民、曾平、胡明月、童杏花等共产党员陆续到“货检处”帮忙。
就在唐处长刚上任的时候,国民党省政府就已经偷偷派人跟踪他了。因为他一直在为革命做事儿,比如给新四军送情报、买枪支弹药之类的,结果被敌人发现了。于是国民党省政府就下令无为县政府把唐庆甫抓起来送到省府处理。唐庆甫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就在一九四零年年底一个人悄悄溜到皖江根据地,改名叫“唐晓光”,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党的领导,正式踏上为解放全人类奋斗的道路。
从那以后,党就先后安排他当皖江根据地货物管理局局长、皖江财委会主任、皖中行署副主任兼财政处处长。一九四二年一月一号,经郑日仁、周新武两位同志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四年上半年,调到新四军第七师巢湖支队当支队长;下半年又当了七师参议室主任,在巢湖地区发展游击根据地,并且开展对军方以及国民党上层人士的工作。
唐晓光的革命经历
1945年8月15号,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全国人民都特别高兴,热烈庆祝抗战胜利。咱们这些警卫人员跟唐晓光同志一样,也都特别开心,大家一起庆祝。不过唐晓光同志早就提醒大家说:“现在别太高兴了,虽然抗战胜利了,但以后可能还会有仗要打,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果然,他的话还没说完呢,情况就变得不太妙了。蒋介石为了独占抗战的成果,从四川跑到各地去抢地方政权和物资,跟我们发生了冲突。1946年6月26号,他直接撕毁了“停战协定”,派兵进攻我们的解放区,袭击八路军和新四军,那阵势很嚣张。后来实在忍不了了,党中央毛主席就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于是全国的解放军和老百姓都开始积极准备,跟蒋介石的军队对抗。
当时我们七师因为战争需要,接到命令往山东解放区撤退。1946年上半年,唐晓光同志被调到山东枣庄煤矿营业处当处长,还兼任陶庄煤矿副经理,主要负责煤炭生产,支持解放战争。到了下半年,他又去了十八集团军第八纵队七师担任联络部长,专门做统一战线的工作。1947年上半年,他又被调到华东局联络部,先是担任二工委副书记,后来升为书记;下半年又调到华东局国区部工作,还兼任淮上工委副书记。
后来曾希圣同志当国区部部长的时候,在1947年7月决定让唐晓光同志带一个干部大队南下,回到皖江老解放区打游击,开辟新的根据地。没过多久,他又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建立的皖西区党委联系上了。经过皖西区党委同意,在1948年2月成立了中共皖西四地委(包括巢湖、合肥一带),唐晓光同志被任命为书记,干了一年左右。
1948年11月到1949年4月期间,他又调到中共皖西三地委(六安)担任第二书记。因为他出生和长期工作的地方就在巢湖、舒城、六安这一带,人头熟、地形熟,所以开展工作非常方便。
唐晓光的革命与建设生涯
1947年到1948年之间,他派过我、王君实、陆晓元、徐放好几次,让我们偷偷潜入六安县的丁老圩和县城里的省立中学搞地下工作。一方面跟一些上层人士拉关系做统战工作,另一方面收集敌人的情报,还动员地方武装起义。后来在省中的胡苏明、张月潭、高天,还有县中的陈虔友,再加上当地的一些开明绅士丁明全、曾伯纯等人一起努力,在六安县委和六合县委的带领下,终于在1949年1月2号成功动员了省中和县中的师生一共一百多号人加入革命队伍。同年1月24号,又动员了六安县人民自卫团第二团一千多名官兵起义,还带动了六安东南方向十五个乡公所的武装起义,这下子大大削弱了敌人的力量,也加速了六安全境的解放。
全国解放之后,从1949年到1953年这段时间里,唐晓光同志先后担任过皖北区党委城工委员会副书记、总工会筹备会副主任、皖北行署商业处处长、安徽省政府商业厅厅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省合作总社主任等职位。因为他这个人很有开拓精神,工作干得特别出色,所以在1954年到1965年期间,中央和国务院又把他调去担任本溪钢铁公司副经理、福建省冶金厅厅长、党组书记,省财委副主任和重工业厅厅长等职位。到了1965年5月,他又被调到中共中央华东局计经委江西第二基建指挥部当副指挥。
唐晓光同志平反昭雪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4月22日,唐晓光同志遭到了迫害,不幸离开了人世。到了1978年9月28日,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复查办公室认可了市五七干校对唐晓光同志的复查结果。
(摘自《六安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